緬甸國旗
緬甸的官方國旗于2010年10月21日被接受。展示緬甸國旗的同時,對該國名稱進行了修改,這在2008年憲法中有所規(guī)定。
國旗由黃、綠、紅三條橫條組成,中間有一顆五角星。緬甸國旗三種顏色的帶子分別代表團結、和平與寧靜、勇氣和果斷。
緬甸國旗的歷史
該國在2010年之前使用兩面國旗。這兩種旗幟都起源于緬甸抵抗運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緬甸抵抗運動批準了一面帶有白星的紅旗來對抗居住在那里的日本軍隊。國旗于1948年一月四日從英國獨立出來,以紅底藍州為特色。藍色的廣州被一顆白色的大星星圍繞,描繪了聯(lián)邦,被5顆較小的星星圍繞,展現(xiàn)了焦點民族。
1974年一月3日,在吳奈溫宣布成立社會主義共和國后,批準了新的國旗,其比例與先前的國旗相似,并描繪了14顆星星,分別是一個齒輪和一株水稻,位于一個藍色的州內(nèi),與紅色的田野形成對比。大米代表農(nóng)業(yè),齒輪代表工業(yè),14顆星星代表美國的各個州。
2006年11月10日制憲會議期間,將對國旗設計進行修改。新國旗將由三個大小相似的綠色、黃色和紅色條紋組成,在綠色條紋的鶴端有一顆白星。2007年9月,另一個改進的設計被提出,這一次是在中間有一顆更好的白星,帶以不同的順序,即:黃色、綠色、紅色。
這個建議是緬甸國旗的合成,去掉了皇家孔雀,取而代之的是象征緬甸聯(lián)邦的白星。2007年9月計劃的國旗被納入新憲法,并在2008年全民公決中被接受。
緬甸國旗含義與設計寓意
緬甸國旗鮮艷迷人,風景是一種獨特的設計。此外,國旗上的每一種顏色和圖案都代表著這個國家對他勇敢的同胞和士兵的思念。緬甸國旗的顏色象征著團結、寧靜與和諧,以及決心和勇氣。
關于緬甸
緬甸位于東南亞。這片土地的東面是泰國和老撾,北面和東北面是中國,西面是印度和孟加拉國。這個國家的人口超過5100萬。該國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9人。
緬甸有一個統(tǒng)一的議會共和國。緬甸的官方語言是緬甸語,貨幣是緬元。緬甸由兩個字母的緬甸代碼組成,即嗯,三個字母的緬甸代碼是MMR,在數(shù)字中是104。呼叫代碼是95,協(xié)調(diào)世界時,即緬甸遵循的標準時間是協(xié)調(diào)世界時06小時30分。
緬甸國家信息更新于2023年
本站關鍵詞:緬甸國旗,緬甸國旗圖片,緬甸國旗含義,緬甸國旗寓意
總監(jiān)微信咨詢 舒先生
業(yè)務咨詢 付小姐
業(yè)務咨詢 張小姐